彳60

9(12)

"御"字連結:

林語堂

國語辭典

中文字譜

Unihan

康熙字典 #1康熙字典 #2

繁 簡 港

破音字

繁簡對應

UTF-8

E5 BE A1

大五碼

B173

倉頡碼

竹人人一中

Matthews

7664

漢語大字典

(一版)0832;(二版)894

康熙字典

296

Unicode

U+5FA1

GB2312

5189

四角號碼

2722.0

頻序 A/B

2002

2210

頻次 A/B

405

126

普通話

y y

小篆

字例: 1/1

金文

字例: 8/83

(部件樹)

甲骨

字例: 2/3

(部件樹)

其他: 示

簡帛文字

字例: 13/13

其他

字例: 14/14

《說文》

解釋

部居

相關異體

使馬也。从彳从卸。【徐鍇曰:卸,解車馬也。或彳或卸,皆御者之職。】〔牛據切〕馭,古文御从又从馬。 (43 / 37)

《廣韻》

頁碼

反切

註解

361

牛倨

中古音

聲母

清濁

部位

聲調

韻攝

韻目

開合

等第

次濁

魚/御

形義通解

略說: 甲骨文從「卩」、「午」聲,「午」是「杵」的初文,「卩」象跪坐人形的側面。象人持杵治事之形(季旭昇),本義為治理。

56 字

詳解: 甲骨文從「卩」、「午」聲,「午」是「杵」的初文,「卩」象跪坐人形的側面。象人持杵治事之形(季旭昇),本義為治理。

金文加從「辵」,象在道路中之形。舊說「午」象繮繩、馬策,會人持馬策,本義為馭馬(孫海波、羅振玉)。按「馭」本義才是駕馭馬匹,金文中「御」、「馭」為二字,參見「馭」。

甲骨文用作祭名、地名、方國名,又表示抵禦,如「御羌方」,即抵禦羌族入侵。金文用義有六:一,表示抵禦,[冬戈]鼎:「王用肈吏(使)乃子[冬戈]率虎臣御淮戎」;二,表示侍奉、勸侑、招待,遹簋:「王卿(饗)酉(酒),遹御。」申鼎:「以御賓客」;三,表示治理,洹子孟姜壺:「用御天子之事」;四,表示用,攻吳王鑑:「自乍(作)御鑑」;五,用作人名;六,用作官名,如「御正」、「御史」。

《說文》:「御,使馬也。从彳从卸。馭,古文御从又从馬。」段玉裁注:「馭,惟見《周禮》。」375 字相關漢字: 卩,午,杵,辵,馭

粵語音節

& 根據

同音字

詞例(解釋) / 備註

黃p50

周p53

與 預 語 雨 遇 愈 譽 裕 豫 諭 愉 吁 寓 喻 籲 俞 逾 禦 禺 峪 隅 馭 澦 茹 孺 銣 覦 洳 窬 礜 踰 藇 蕷 与 悆 瘉 蓹 翑 癒

御苑,御侮,御道,御敵,御賜,御醫,御花園,御用文人,駕御,不御鉛華

李p181

何p372

HKLS

人文

同聲同韻

同韻同調

同聲同調

黃p2

周p53

瓦 訝 砑 迓 掗 齖 犽

李p181

何p8

HKLS

人文

同聲同韻

同韻同調

同聲同調

同「迓」

其他方言讀音

本字庫於「御」字下錄有15個方言點的讀音

詳細資料

成語彙輯

酌古御今, 長轡遠御, 御駕親征, 折衝御侮, 鐵面御史…

(5/30)

詳細資料

配搭點:

轡, 駕, 捍, 媵, 嬪, 統

詞類

英文意義

adj.

imperial or royal; related to the emperor, the empress, the king, or the queen

n.

driver; attendant; court

v.

drive a carriage; ride on; rule, administer; control; command; resist; your arrival; stop; defense

參見「禦」

瀏覽次數: 28925